在朋友家的床上醒来,打开门就是一团漆黑的深渊在凝视着我——啊,我现在是在泉州啊。

半睡半醒地走到客厅,途中还要被小猫咪咪追着要饭。拉开窗帘一看,天哪!好大的雾!今天真的要爬清源山吗?!

大雾天的清源山散步

书接上回,前一晚睡前大家决定,第二天早晨若天气较好,就去爬附近的清源山。起床后却发现,虽然没有大太阳,雾气却是相当浓重,山头几乎都笼罩在一片浓雾中。朋友们陆陆续续地起来后,大家讨论了一番,既然都这么早起来了,那就去看看吧?

来自莱特的豆知识:大雾天的清晨其实是非常不建议爬山的!大雾天气 PM2.5 基本上都是超标的,且因为没有日照进行光合作用,山顶的氧气含量也会较低。

抓起背包和相机,我们睡眼惺忪地打车到了山脚下。沿着公路爬了一会,感觉好像有点不对,遂又抓了一辆车打到山顶。事实证明这个举动真是太明智了,因为即使是开车到山顶也花了将近十五分钟。直到此时我们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清源山也许没那么好爬。……嗯,真的没问题吗?

随着车越来越接近山顶的南台岩,雾气也愈发浓重。下车时能见度已经不到30米,我们看着出租车在雾气中远去,有种自己来到了哑巴山寂静岭的感觉。

在雾中远去的出租车

因为我们都是体力不好的死宅,所以就选择先打车到山顶的南台岩,然后慢慢走下山到老君岩,全程接近两小时的路程。事已至此,先吃早饭吧!

南台岩山顶的南台岩山庄向来都是当地人爬山享用早餐的好去处。我们抵达的时候已经坐了不少人。远处的建筑物下,热腾腾的餐点一字排开,食客自取餐盘选择食物,最后一起结算。

比较让我惊讶的是这里的茶文化。山庄并不提供茶水,但提供带有挡风屏障的小炉、热水壶、茶具等。将水煮上,本地居民熟稔地从包里掏出茶叶,泡了起来。我这才理解为何朋友昨晚说要带茶叶,我还以为需要带热水壶自己泡茶饮用,没想到是在现场坐下,等待水烧开,再悠然地沏上一壶。雾很大、清晨的湿气很重,但这完全不阻碍爬山的人们享受清晨的茶歇时光。看惯了都市中高价精致的“露营”,在山顶慢慢煮开的一壶茶和人工草坪上密集的帐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云雾略微散开时,热闹的南台岩山庄。

享用完早餐后我们便正式开始我们的下山之旅。过浓的雾气为山增添了不少神秘的氛围。原本模糊成一片的绿色被雾气选择性地勾勒出了轮廓。“森林”消失了,在我们眼前展现出来的是每一棵老树独特的剪影。一棵大树将它苍劲的枝丫伸向远处的空白。远处隐隐浮现出另一棵树的身影,但很快被乳白色的雾气吞没。明明在山中,却只能瞥见山的一角,有种管中窥豹之感。

南台岩本岩,吉祥物的存在很破坏气氛 XD
开成瀑布的风车茉莉。

已经入夏的山上并没有太多花可看,除了风车茉莉之外也有一些可爱的小花小草点缀在绿色之间。浅浅记录一下。

似乎是女贞的花朵?
晨露挂在蜘蛛网上,像是细碎的珍珠一般。
某种苦苣苔开着很清新的紫色小花,叶子也很可爱。

从南台岩出来便是一路下山,走在山道上还是雾气弥漫。然而爬山的人倒也不少,偶尔从雾气中浮现身材魁梧、赤裸上身的中年男子,爬到平台上便对着下方的楼梯大吼一声,下面稀稀拉拉传来有气无力的回应。

走在山中总是能听到各种不认识的鸟鸣。中途停下用懂鸟辨认,竟是栗背短脚鹎。试图寻觅它的身影,未果,倒是发现一只刚换完羽看起来有点陌生的亚成鸟的树鹨。这里的树鹨也非常多。

鹨鹨!

没走多久就到了清源天湖。湖面的空气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水汽,十分柔和。一只红耳鹎落在了离我们很近的枝头,嘴里还叼着它的战利品:一只大蚊。一群黑脸噪鹛叽叽喳喳地从树间穿过,只留下嘈杂的鸣叫声回荡在湖边。

小鸟才有尖尖角……(不是
象耳芋能长到这么大真是令人羡慕!
入侵植物八爪金龙 Ardisia crispa,原产南美的家伙。在这里怎么长得这么好(恼)

在天湖周边走了走,原来这是一个大坝围起来的储水小湖。坝的另一侧是郁郁葱葱的山谷。雨燕显然是很喜欢这种开阔的山谷,时而飞回湖面轻点水面,时而翱翔于山谷之上。偶尔谷中传来一声凄厉的怪叫,随后就看到一些长尾巴的家伙飞向山谷的另一边——是南方常见的红嘴蓝鹊,它们鲜艳的红嘴在雾中格外显眼。我们一起趴在栏杆上看鸟看了好久。

下山的路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轻松。因为雾气和下雨的关系,石阶十分湿滑,大部分山路上都没有扶手,我们好几次都差点滑倒。下雨并没有给山带来任何凉意,反而因为水分蒸发,体感上像在蒸笼里缓慢下行。开头我还有些许闲心观鸟,爬到后面只剩下“什么时候才是终点啊———”的苦闷心情。一路遇到的同行者也都举步维艰,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啊。(莱特:我从来没有在爬山时这么专注过)

在艰难的爬山路上时不时停停歇息,反而因此记录了不少物种。

不知名植物,查了很久没查到相关资料。叶子的花纹真美啊。
锹甲!
在山上大量发生的朱红毛斑蛾 Phauda flammans Walker。腹部的毛很引人注目。寄主是榕属植物。
白檀 Symplocos tanakana Nakai 开着可爱的花,一簇簇的。
巴西鸢尾 Neomarica gracilis (Herb.) Sprague 种在了人工景观的花池里。
荔蝽 Tessaratoma papillosa

南方的山就是长得密不透风,新生的小苗和灌木全都在争取林下的光,也可以看到各种榕树和藤蔓植物向上争取阳光的痕迹。是看似宁静实则竞争激烈的绿色战场呢。

终于下到了紫翠湖旁边,看了看地图,离终点老君岩没多远了。白鼬和海獭都已经有点走不动了,大家便坐在便利店旁休息。我闲不住,在附近转了一圈,老实说这边的湖比起天湖别有一番韵味。紫翠湖水面非常平静,映出层层叠叠的植物倒影,显得十分静谧。

在这附近的树林里还看到了不认识的两只噪鹛!回来查了半天发现是棕颈钩嘴鹛。肉眼观察的话,它白色的颈部在幽暗的树丛中分外耀眼,不知为何取了“棕颈”这个名字。据说它的歌声非常美妙,但当时它们正在地面上觅食,随后一路沿着灌木丛快速向下移动。鸟爬起山来倒是比人快多了。

棕颈钩嘴鹛 Pomatorhinus ruficollis

看够了鸟,和同伴们稍坐片刻又继续下行。路上开始淅淅沥沥下起雨来。道路两旁的人工景观也多了起来,在经过一段马路后,终于到了一个类似出口的地方。我们一行纠结着要不要就到此为止。结果在树下躲雨没躲多久,雨就像听到我们心声一样收了些。既然都到末尾了!那么就看看这老君岩究竟是什么模样的吧!

👇没想到竟然长这样。我以为是那种自然奇观呢。

当时实在是太累了有些不明就里,但后来查了下,原来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像,没想到历史还挺悠久的,难怪会成为景点。老君岩附近还有孔子、老子一起讨论的雕像,同伴打趣说有了*孔子这样的朋友一定很可靠吧。(*据说孔子是位高大男子。)

说来也巧,从老君岩出来后突然就开始下起倾盆大雨。我们四人在雨中等车后又经过一路颠簸终于平安回到了家,宅宅们狼狈的爬清源山之旅终于结束了!(现在想来当时回家后就倒头就睡了好久,其实是体力透支了,也为第三天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奖励环节:爽吃姜母鸭

晚上大家讨论了一番,决定去吃姜母鸭!姜母鸭在这里有干湿两种做法,这次吃到的是湿的。进了店家就看到一排鸭子已经放在锅里炖煮许久,端上来时更是姜香扑鼻,鸭肉都入味了。大家分而食之,很快便消灭了它。

大家一致好评的姜母鸭

这里的炒苏糕(右上方和番茄一起炒的小菜)倒是一种我们之前都没见过的特色小菜,苏糕是将鱼肉和猪肉分别打成泥后混合搅拌均匀,经蒸制而成的一种闽南美食。经常和蔬菜一起翻炒,算是家常菜。吃了一下感觉还挺好吃的!就是吃不出肉味

右上的马鲛鱼羹也让我有些意外,毕竟在魔都马鲛鱼一般都是煎炸食用,很少会有人用它煮汤。这道汤里的马鲛鱼都做成了鱼丸的样子,搭配蔬菜吃起来意外地鲜美。

这里的蚵仔煎,贝类与蛋的比例大概是5:1,吃起来只能吃到贝类,蛋的部分实在是太少了。虽然量很实在,但吃到后面有点油腻,没能消灭掉它。——明明是我点的!

吃完晚饭遇上了大暴雨,于是打车回家。在下雨的晚上逗逗小猫,躺躺按摩椅,真是惬意啊。

清晨遛鱼,第三天最后的平静时刻

第三天早晨起得略早了些,和莱特说想去外面逛逛,莱特欣然答应。快出门时遇到了睡眼惺忪刚起床的白鼬和海獭酱,看我们准备出门有些诧异,莱特淡然答道:“因为鱼鱼狗想出门,我去遛一下鱼鱼。”

虽然好像也没错,但是……嗯?

白鼬和海獭家附近有一块长条形的公园,算是高速公路的隔音带。绿化弄得还不错,一些南方常见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这几天听黑脸噪鹛的叫声听得快入耳了,到处都是“biubiubiu”的激光枪音效,很有趣。黄腹山鹪莺的鸣叫声也是听到刻入 DNA,它们完全不忌讳自己位置暴露,在美丽异木棉的枝头上大声歌唱。 到上海就没这些有趣的鸟鸣听啦!

泉州的景观植物除了榕树外,还用了不少魔都不太常见的植物,甚至还有一些澳洲的本土植物,果然是因为够温暖吗?

之前我一直很好奇本土鸟类对外来植物的态度,后来观察上海和这里的绣眼鸟发现它们对外来树种一视同仁:只要是吃的便是食堂。这里的美丽异木棉上也聚集了不少绣眼鸟,花朵很大,小鸟几乎可以整个身子钻进去吃。它们采食完一棵便会集群移动到下一棵树上,和在上海观察到的樱花树上的绣眼行为一致。

往另一侧走,估计是有高压电塔的关系,景观就随意了很多,荒废的角落里野生的植物占据了一线生机,开始侵蚀一些建筑。我倒是觉得这片景色很美。没有了人工干预的植物看似长得毫无章法,但仔细观察又能感受到这里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则。

高压电塔下的秘境。

最后拍到一张白喉红臀鹎标准的屁屁照片,遛鱼完毕!

这只的屁屁和姿势都太标准了!

回去路上隐约感觉胃部有种收缩感,但以为只是饿了,没有太在意。回到家也品尝到了海獭酱现泡的手冲咖啡,比自己泡的要浓郁很多。喝了没多久就去了厕所……

之后就越来越不妙了。

肚子痛啊肚子痛

因为离下午去机场还早,大家准备从东湖公园一路走到承天寺。收拾了下行李准备出发,到公园后我就感觉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妙,胃从先前的收缩感变成了一阵阵的绞痛,甚至连手中的相机都变得越来越重。

“有趣的树”:一棵似乎是从沉水的木桩上长出来的小树!

公园的草地上倒是有不少小鸟觅食,指给朋友看了八哥、珠颈斑鸠、白腰文鸟、黑领椋鸟,结果树上还有一只飞丢的玄凤。它似乎也想下草地觅食,然而遭到八哥驱逐不敢下来,看起来状态也已经很不好了,可怜啊!

在草地上看起来很骄傲的八哥。
灵活啄食草籽的白腰文鸟。
公园湖对面的居民楼倒是很有儿时风味(笑)
水岸边的一棵榕树长成了一片树林。

终于,我的忍耐达到了上限,胃绞痛发作太频繁且四肢也开始有发麻感,我不得不坐下休息。朋友们全都一脸担忧地围在我身边,开始讨论要不要带我去医院。因为是周一,大医院估计都人满为患,大家讨论了一下决定先把我带去附近的中医诊所。此时我已经感觉有些精神恍惚,脸部发麻,走路都得靠朋友搀扶了。

驱车来到了中医诊所,中医诊所说我们这不接急诊,要朋友带我去附近的儿童医院。我昏昏沉沉,只听到海獭酱对医生说:儿童医院也不看大人。(虽然有点好笑,但我当时第一反应:我看起来就这么像小孩吗?)

在中医诊所的楼下晒了会太阳,感觉稍微好了些,我让海獭和白鼬别折腾了,我直接回他们家睡一觉。于是我们一行人又驱车赶回了家里。一到家我便倒在床上,绞痛和四肢发麻还在持续,同时还在疯狂打嗝。一摸腹部冰凉,我又向海獭酱拿了热水袋,最后终于抱着热水袋沉沉睡去。期间似乎有小猫溜进房间在我床头转了一圈又出去了。两小时后终于略有好转,一出房间便看到大家都慵懒地躺在沙发上刷手机。我内心有点过意不去,但朋友们都催促我继续休息。不愧是我们的朋友真的很松弛啊(笑)

就这么睡到了五点,已经到了启程回上海的时间。结果不幸当晚遇到上海强对流天气,硬是把七点的航班拖到了接近深夜十一点。机场不少人滞留,又没有餐厅开门,大家只能吃泡面,以致热水都供应不上了。我依然有四肢发麻的症状,在莱特的照顾下又在机场候机厅睡了一会儿。(莱特:"快请第二天的病假!"(威胁))最后昏昏沉沉地上了飞机,凌晨两点终于到了家。第二天在家躺了一天。

直到写下这篇 blog 为止,我还是不知道当天具体是什么病症,但大概率是急性肠胃炎。无疑这次基本上集齐了所有发病因素:生理期头一天只睡4小时+第二天大雾天爬山+晚上吃饭时吹到空调凉风+吃了大量海鲜。万幸的是基本上没有上吐下泻和发烧的症状,最后靠体力硬扛了过去。希望读到这里的好孩子们不要学我这么莽……

后记

这次因为肚子痛给朋友们添了不少麻烦,原本第三天想要游玩的计划也基本上泡汤了。虽然结尾很糟糕且狼狈,但是在泉州的时光还是很开心的,尤其是看到朋友三个人都戴着蒸汽眼罩躺在沙发上休息的场景,也是我珍贵的体验。平时很少会有这种“在别人家里悠闲地躺着不做任何事”的时候,这次狠狠体验到了。

关于泉州还有很多没有尝到的东西,比如海蛎和白鳝在清源山顶点的面线糊,以及芋头饼、石花膏等等。泉州的人文景观也没有好好逛,希望之后有机会能够再去一趟。

很感谢照顾我的朋友们!还有任我摸摸蹭蹭的克总、奇犽。最后还形成了奇妙的互相安利大会,海獭酱和白鼬火速购入了我当天戴的帽子以及莱特安利的各种有趣小玩意儿。

回想起来这也是我第一次去外地朋友家玩,比起异地旅行,家的松弛感就是所谓的醍醐味吧。

期待下次泉州再会!

Continue Reading
All Articles
April 28, 2025
松弛的泉州行(上)
4月泉州漫步上篇,基本上就是吃吃喝喝爬爬山看看鸟
© 2025 Nise